就业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高校作为教育高地、科技重镇和人才中心,必须更好发挥自身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结合点作用,深刻把握“三对关系”,统筹推进“三项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实现生产要素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纽带。其中,教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要素基础,科技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创新动能,人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
教育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劳动者是发展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如何更好地自主培养新型劳动者是把握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关系的关键点。同时,教育还提供更高技术含量的劳动资料、拓展更广范围的劳动对象,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全要素支持。
科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纵观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变革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演变史,每一次科技突破都会迭代劳动工具、提升劳动生产率,形成新的生产力体系,进而催生新产业、新模式,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当前,科技作为引发生产力跃升、生产关系调整和生产资料优化的关键因素,无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换言之,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形成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更无从说起。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更加依赖技术型、信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
统筹推进育人模式、科研范式、用人方式改革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重要使命,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必须大有作为。
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时代新人。要遵循育人规律,尊重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学科背景、兴趣特长、职业理想等制订个性化差异化的培养方案,做到因材施教、精准培养。同时,迭代沃土计划、脱颖计划、101计划等创新项目,优化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发现与长周期培养机制。要坚持需求导向,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要求,打破常规布局急需学科专业,及时淘汰不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成效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配度。要加强协同育人,引导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与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鼓励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等担任兼职教师,创新先进人物进校园、领导干部上讲台等形式,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营造以才育才、全员育人的良好生态。
推进科研范式改革,产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成果。要创新组织形式,加强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的联合攻关,缔结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不断增强高校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特别要注重有组织地加强选题凝练和项目培育,重点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量子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方向和关键领域谋篇布局、力争突破,抢占新质生产力发展制高点。要完善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顽瘴痼疾,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完善学术成果与智库成果、任务导向与自由探索等分类评价办法。同时,给予科研人员更多更大自主权,鼓励自由探索和大胆创新,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要畅通成果转化,积极吸引耐心资本参与科研成果转化,完善健全“揭榜挂帅”“科技副总”等创新机制,引导科研人员深入产业一线直面技术难题,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打通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后一公里”。
推动用人方式改革,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队伍。要靶向引才、按需配才,根据发展规划、学科方向和科研重点,精准绘制全球“人才地图”,重点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顶尖科学家、青年英才和紧缺人才。同时,注重人才的团队构建和梯队搭建,让人才既能拧成“一股绳”,又能实现“传帮带”。要悉心爱才、用心护才,树立“大人才观”,注重倾听人才心声,用心服务人才发展,解决人才医、食、住、行等生活上后顾之忧,为人才心无旁骛施展才华提供充分保障。要唯才是举、量才任用,根据学科特色和岗位特点,进一步细化人才专业分类和岗位聘任制度,让每一位人才都能找到适合发展的赛道,最大限度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将人才资源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
本文系浙江省“十四五”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李珍珍、杨效泉
单位: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链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ll/qs/202503/t20250301_537824.html?docId=537824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