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这首广为传颂的《登江中孤屿》,正是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笔下的江心屿。上周六,50名温州日报小记者在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教育学院教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梁一粟的带领下,登江心屿,游览江心寺、谢公亭、文天祥祠、浩然楼等名胜,与谢灵运、文天祥、孟浩然等文学巨匠展开对话,共同解码这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诗之岛”。
“当谢灵运离开晋都城金陵,南下永嘉郡城赴任太守的时候,他面对的是被贬的失意和仕途不明朗的境遇。”相传在孤屿西山下有一古亭,是谢氏常观江景之处,后称“谢公亭”。谢公亭前,梁一粟为小记者逐句“拆解”《登江中孤屿》背后的故事,“‘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表面上是谢灵运感叹江心屿空有美景却无人传写的遗憾,其实他也将自己比作美景,以双关寓意无人欣赏的情绪。”“不愧是山水诗鼻祖,把水天一色、清澈鲜丽的景色写得美轮美奂。”小记者庄皓宇说。
“有了谢公这位大咖的神来之笔,温州城的这座小岛在文学圈内一炮走红。” 梁一粟介绍,不少文人墨客或寻迹、或畅想,用诗词打开了诗之岛的成名之路。其中,就有大诗人孟浩然、李白和杜甫的身影。孟浩然在《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里写:“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李白在《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中说:“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杜甫在《送裴二虬作尉永嘉》中写:“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那么,江心屿上的浩然楼是不是就和孟浩然有关系呢?针对小记者们的提问,梁一粟回答说,浩然楼楼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为纪念孟浩然而建;二是为纪念文天祥,出自他的《正气歌》“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浩然楼临江而立,可得瓯潮澎湃、水石相击之妙,小记者方嘉卉发现此处还是江心十景之一孟楼潮韵的所在。
来到宋文信国公祠,梁一粟还带领小记者齐声朗诵了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和《北归宿中川寺》。“‘乘潮一到中川寺,暗度中兴第二碑’,中川寺是江心寺的前身,这首诗是文天祥在江心屿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岌岌可危的悲痛和图谋中兴宋室的志向。”在梁一粟的逐字解读下,小记者李统翊感叹,爱国诗人文天祥把人生活出了价值。
“提起江心寺,除了状元王十朋的知名对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你知道寺里还藏着一块古老的礁石吗?”梁一粟告诉小记者,很久以前,江心屿由三部分组成,东西两边各有一座小岛,两岛之间隔着江流,江流中还有一个小岛,这便是“孤屿”。南宋年间,“中川”填塞,两岛合一。随着地势沉降作用,现如今,“孤屿”在哪里呢?梁一粟为大家揭开谜团,根据“孤屿之椒露于佛殿后”的记载,江心寺内大雄宝殿后的观音菩萨底下岩石就是当年“孤屿”顶之所在。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