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日前,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心翼”志愿服务团队携手深耕孤独症教育领域20余年的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孤独症儿童教育与康复研究中心主任李晓燕教授,在泰顺县残疾人联合会为40余组孤独症儿童家庭带来了一场以“解锁沟通密码,点亮孤独症孩子的未来”为主题的的暖心课堂。
活动现场,李晓燕教授结合长期一线研究经验,通过生动的案例,解析孤独症儿童的语言沟通表现,并强调语言康复为四大特质的阶梯论,即:先让孩子想交流(会话意识),再敢交流(会话关系),然后有词可用(会话内容),最终能连贯表达(会话组织)。家长需像“搭积木”一样层层推进,而非急于求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沟通密码’,家长既是解码者,更是引路人。”李教授表示,家庭日常互动中的细节调整——如模仿儿童动作、语速语调控制、情境创设等,都可能成为打开孩子语言潜能的“金钥匙”。
现场,一位家长深有感触地说:“原来重复刻板行为背后,是孩子对安全感的寻求。我们要做的不是纠正,而是情感联结。”
为直观展现不同沟通方式的效果,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两名志愿者通过情景剧演绎,还原家长干预现场。从“命令式对话”到“描述式引导”,从孩子的沉默抗拒到主动回应,强烈的对比让家长们深受触动。“这才明白,干预不是‘教说话’,而是跟随他们的兴趣,先走进他们的世界。”一位父亲感慨。
“孩子总是自言自语,他到底怎么了?”“干预训练时总因情绪问题中断怎么办?”在自由交流环节,家长们抛出了一个个现实难题。李晓燕教授逐一解答,不仅为家长提供了实用可靠的方法,更减轻了家长沉重的心理负担。“专家不仅给了方法,更给了我们信心。”一位母亲眼眶微红,“原来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2005年,李晓燕博士团队开始研究孤独症儿童的语言交流行为。不同于传统机构训练模式,该团队将辅导重心由儿童转向家长,通过系统化培训,手把手教授家长如何在家庭场景中激发孩子的提问意识与沟通潜能。
“孤独症儿童的提问是打开世界的钥匙,而提问往往与具体需求紧密相关。”李教授分析,当孩子在家庭场景中感受到提问能解决问题时,他们的语言动机就会被激活。团体辅导帮助家长们成为“对话设计师”。目前,李晓燕教授团队的家庭干预模式已在浙江、福建、江苏三省数十个机构和400多位家庭中应用,并被纳入温州市推广孤独症儿童干预试点工作。
相关链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590202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