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每周五上午九点,位于温州市区的小银河教育机构三楼教室内,总会出现一群特殊的“学生”:她们中有攥着笔记本誊写沟通要点的妈妈,有戴着老花镜认真录音的奶奶,也有用手机记录课件内容的爸爸……这里是温大李晓燕教授团队开展的孤独症家长团体辅导活动现场。自2018年起,该团队持续探索家长互助干预模式,至今已为超400个孤独症家庭提供支持。
免费公益家长课程研发,点亮“星孩”社交力
在这个团队发起的孤独症家庭互助计划中,有许多经济困难的家庭通过该项目学习了零成本的居家干预方案——这正是该公益项目的核心价值:让科学干预方法突破资源壁垒,惠及每个需要帮助的家庭。每周的家长团体辅导课程通过案例研讨和个性化任务派发帮助家长快速掌握干预技巧。“当专业知识遇见人间温情,便织就了这张充满生命力的支持之网。”
“孤独症儿童至少需要每周 20-40 小时的密集型干预,父母及家庭成员是大部分孩子最主要的社交互动对象。”公益团队负责人李晓燕教授介绍说,为了让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团队特别设计了适合多种水平的家长和不同需求的孩子的内容。不同的方案将专业干预知识进行拆解,通过动画讲解、互动测试、每日任务和打卡工具,帮助家长从“听懂”到“会用”,确保每位家长都能轻松上手,逐步实现孩子社交能力的提升。
从“笔记本妈妈”到“录音奶奶”,“孤”勇家庭不再孤单
“在这里和这么多和我有相同情况的家长一起分享经验一起学习,真的会让我心理减少许多压力。”家长陈女士在活动中坦言。据了解,每次90分钟的团体辅导中,近半数时间用于家长自由交流。一位妈妈通过破冰游戏与各位家长相互熟悉,逐渐敞开心扉,分享自己对孩子开展干预的情况。另一位奶奶展示自己经过专业的技巧指导与孙女进行沟通的视频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目前,该干预模式已在浙江、福建、江苏三省数十个机构和400多位家庭应用,并被纳入温州市推广孤独症儿童干预试点工作。李晓燕表示,团队下一步将联合家庭、机构、社区资源,推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深度协作。“许多孤独症儿童的家庭本就经济困难,家长们因为孩子的病情承受着难以排遣的心理压力。我们倡导社会力量参与,孤独症的终点不是治愈,而是全社会温暖的抵达。”
相关链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jy/202504/t20250401_544111.html?docId=544111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