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信息
一、引言
红色象征着什么?红色是觉醒,是浴血,是奇迹;红色是复兴,是信仰。红色精神在历史传承中熠熠发光,通过歌谣,通过绘画,通过影像,通过视听,代代相传,深入人心。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深深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不竭源泉。温州地区作为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然而,温州地区在红色文化传承中面临诸多挑战,传统传承方式缺乏吸引力和互动性,红色文化遗址和遗迹也面临被遗忘和破坏的风险等。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如何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有效传承和弘扬温州地区的红色文化,成为了温州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探索温州地区在红色文化传承中的数智赋能创新实践,运用多元化手段,为新时代温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意蕴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的新时代坐标下,温州这座浸润着红色血脉的东南沿海城市,正以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构筑起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立体化传承体系。作为浙南革命策源地,温州的每一方热土都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筚路蓝缕的奋斗印记,洞头女子民兵连回荡的红军号角声与瓯江潮涌中的红船精神交响共鸣,共同浇筑着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红色基因库。温州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无论是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人民在温州大地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温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价值,深植于其与红船精神同源共流的历史经纬。1921年中共一大南湖会议期间,浙南籍早期共产党员谢文锦、胡公冕等人将红船精神的火种播撒回乡,在永嘉枫林古镇点燃浙南革命的第一簇星火。1930年成立的浙南红军游击总指挥部,以"敢为天下先"的胆魄实践武装割据,与红船精神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形成历史呼应。特别是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凤卧的召开,标志着浙江党组织完成从分散斗争到统一领导的战略转型,其"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与红船精神内核高度契合。如今,温州建成全国首个"红船精神与浙南革命"主题数字化展馆,通过全息投影技术重现1939年刘英同志在浙南特委会议上"把革命进行到底"的铿锵誓言,让两种精神谱系的交融具象可感。温州的红色文化具有生命力和黏着性。自革命时期至今,温州人秉持“敢为人先”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个温州奇迹。在红色文化的带领和熏陶下,温州人团结奋斗,红耀四海。
二、温州地区红色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
(一)资源活化困境:保护与开发的动态失衡
据瓯海区统计局分析,瓯海区中共浙南一大旧址处的52处革命文物中,出现存在资金短缺问题,文物保护与修复主要依赖财政拨款,社会资本参与度不足等问题。文物保护与数字化升级需求迫切,如永嘉红十三军纪念馆的VR场景重建需千万级投入,但2024年实际到位资金仅占预算的35%。部分遗址面临“保护性破坏”,如苍南矾山革命旧址群因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核心历史场景原真性受损。
(二)话语转换困境:历史叙事与人民思想的错位
浙南三年游击战争等历史事件的传统讲述方式,在Z世代群体中的接受度较低。部分大学生认为现有红色教育存在“口号化”、“形式单一”等问题。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尚未完成当代转换,如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爱岛尚武”精神,需转化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海洋科技创新精神”。
(三)创新融合困境: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的不对等
红色文创同质化率过高,如温州各景区售卖的“红船模型”“军帽U盘”等产品基本相同,产品的套路化过强,无法吸引游客的兴趣,红色经济发展前景未得到充分开发。年轻群体所期待“沉浸式红色体验”,没有充足的新技术支撑与运用。红色文旅产业链条较短,大多数红色地点还停留于“参观+讲解”模式,二次消费转化率不足。
四、数智赋能红旅传承的创新探索
(一)构建资源活化动态评估系统
通过卫星遥感和智能传感器,重要红色文化遗产和红色遗址建立起“红色档案”,通过能够对红色文化遗产和遗址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变化进行宏观且精准的监测。智能传感器则深入到遗产和遗址的内部,实时感知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建筑结构的稳定性数据。这些数据被收集整合,形成坚实数据基础。与之配套的智能系统时刻关注着红色文化遗产和遗址的动态,实时监测其利用或者使用状况与频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设的科学阈值,精准判断当前的使用状态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出现异常情况,自动触发保护预警。并且,推行“保护区开发许可证”,要求红色地区开发者定期提交资源健康报告,未达标者自动失去开发资格,收回或者罚款或者强制开发者通过多种形式为红色地区发展出力。同时,建立跨区域资金补偿机制,通过红色地区使用权和开发利用权的智能合约自动结算,让受益地区为资源保护者提供资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环。
(二)创建动态对话与话语表达
历史叙事不应是单向的“权威讲述”,而需与当代人的生活经验形成互动。可借鉴“口述史”方法,通过记录红色时期普通人的生命故事,将宏大叙事与个体记忆编织成多元化的历史图景。例如建立“民间记忆红色数字库”,让抗战老兵、改革亲历者等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分享真实经历,使历史叙事既有国家视角,也有市井温度。这种“双向叙事”能有效缩小历史教科书与当今人们记忆之间的认知鸿沟。
传统的历史传播方式已难以匹配如今互联网时代的认知习惯。可利用“虚拟现实+社交传播”技术,将重要历史事件转化为沉浸式互动剧。比如开发“历史抉择”类交互游戏,让年轻人在模拟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等场景中,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历史逻辑。同时,将红色文化符号融入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等载体,用“Z世代”的语言重构历史记忆的传播链条。红色文化做到“平易近人”,让年轻人玩梗、表情包的同时对其中的文化产生亲切感和好奇感,进而主动去了解与传播。
(三)构建需求驱动的动态创新体系
建立红色文创设计APP,消费者购买体验后,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在专属反馈区分享感受与建议。后台收集分析这些信息,助力设计团队高频更新文创产品。同时,APP设置民间创意征集板块,挖掘民间红色文创灵感。一旦发现优秀创意,便与创作者合作,提供专业支持,将创意转化为实物。建立需求导向的文创开发模式。通过线上问卷、线下访谈,了解不同群体喜好。针对青少年,开发红色主题桌游、盲盒,融入动漫形象;对成年游客,推出高端红色文化艺术品,如以开国大典为原型创作的限量版书画。与民间文创团队合作,挖掘民间创意,共同打造兼具文化内涵与市场竞争力的文创产品。构建“需求-供给”动态更替体系,用创造性创新性红色文创作品留住市场,吸引旅游群体或者不熟悉温州红色文化群体的注意,进而传播温州的红色文化。
五、结语
在数字经济浪潮与中华文化复兴的双重语境下,温州红色文化传承的实践探索,为破解“保护与开发”“历史与当代”“供给与需求”的三重困境提供了创新样本。通过构建“动态监测-智慧叙事-需求驱动”的数智化传承体系,温州正将红色基因转化为新时代的文化生产力。
本文系2025年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项目《数智赋能红旅传承:创新实践铸就文化自信——温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实践》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作者:朱冰月
作者单位: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数智赋能红旅传承工作室,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链接:数智驱动下的红色文化传承:模式创新与实践启示_潮新闻官网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区 电话:0577-86598000
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学院中路276号 电话:0577-86598000
Copyright © jiabo.com佳博体育(中国大陆)科技公司 Wenzhou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07006821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759号